【百年上财】李迅雷校友主讲上海财经大学百年校庆财经季系列高端公益讲座第六讲:“十九大后中国经济走势与资产配置策略”

来源:党校发布时间:2017-11-03动态浏览次数:1786

    10月29日,在由上海财经大学主办、中国金融信息中心和光明乳业特别支持的“上海财经大学百年校庆财经季系列高端公益讲座”第六讲上,我校知名校友、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所所长、齐鲁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作题为“十九大后中国经济走势与资产配置策略”的报告。本场讲座由中国金融信息中心总经理助理潘恒宁先生主持,陆家嘴金融网对讲座进行全程图文直播。

    2017年,中国经济增长发展态势如何?党的十九大顺利召开后,中国经济未来将会发生哪些变化?我国广大居民如何顺应这些变化,进行合理的资产配置和投资标的选择?李迅雷对上述问题进行了专业解读。

    李迅雷表示,2017年中国经济平稳增长。全球经济回暖,为其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中国经济见底回稳,主要是靠投资拉动,投资中又主要是基建投资和房地产投资,其中出口对经济的平稳增长至关重要,同时要注意全球经济此消彼涨的现象。

    他认为“十九大”影响中国未来经济发展方向。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意义深远,对一些经济政策上的提法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其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核心问题是发展过程的不平衡、不充分。其二,淡化了GDP目标,经济增长的高速度要变为经济的高质量。其三,坚持国企改革,国有资本要做强做优做大。国企改革或稳妥推进,国有企业要鼓励、培育部分优秀的国有企业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其四,从金融工作会议到“十九大”,金融方面的口号也发生了细微的变化。“十九大”中提出,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强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他谈到中国经济在转型过程中,劳动力优势已不明显,GDP增速从10%到6.9%,好于二战后成功转型的德国、日本和韩国等国家的增速减半。中国经济步入存量主导的时代,存量经济带来的是结构性机会。中国的基建和房地产投资比重较大,制造业和其他部分在缩减,这是中国经济现阶段稳增长的模式、特征和问题,但对于资产配置来说,是一个机会。同时,经济发展对金融的依赖度升高,金融业的GDP增加值占到GDP的8.4%,上海比重超过12%。金融业比重下降对经济影响也会很大,金融去杠杆是一个长期任务,不会在短期内解决。货币政策现在通过定向降准等方式,变成了结构性的政策工具。他指出,资产配置时需要“底线思维”和“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具体到行业配置上,大消费、环保、新能源和互联网等相关产业值得关注。其中,奢侈品消费和投资拉动相关。

    他建议,在中国这样一个方差较大的市场中,要在剔除非经常性损益的情况下,要更多使用中位数来进行研究分析,因为非经常性损益不代表公司业务的真实情况。此外,在做数据分析的时候,长期数据更有指导意义。在进行价值投资时,看是否有技术革新是非常重要的,技术推动了经济的增长,推动了整个社会的变革,同时也带来相关上市公司的盈利增长,要寻找行业的龙头。他建议,我国的居民要在全球视野下配置国际定价的资产,一定要配置有估值优势的金融资产或实物资产,在外汇和海外资产配置受限的情况下,可以配置黄金、港股、大宗商品等。

    本场校庆公益讲座吸引了来自各行各业的400余名听众。讲座最后,现场听众踊跃提问,李迅雷老师都给予了专业、细致的解答,整场讲座下来,掌声不绝于耳,大家均表示从李老师的精彩讲解中获益匪浅。

   (供稿:惠文、侯晓萍 供图:洪梅 编审:任斌 收稿日期:2017年11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