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 深刻领会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重大意义——“书记双师课堂”精彩续航

来源:马克思主义院发布时间:2024-05-17动态浏览次数:318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新时代新征程上,思政课建设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有新气象新作为”。自2023年春季学期起,上海财经大学创新启动“书记双师课堂”,以“一名校党委常委+一名思政课教师”结对授课的方式,常态化推动落实领导干部走进思政课堂、走上思政课讲台,与一线教师共备思政课、同上思政课的工作要求。《上海财经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改革3.0方案(2023-2025)》明确,要不断充实和拓展“双师思政课堂”工作机制。不断扩大“双师思政课堂”的参与面和参与度,形成全校各级干部带头抓思政课建设、带头联系思政课教师、带头进思政课堂听课讲课、带头进教研室备课研课的工作机制。推进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与思政教师结对,结合分管工作协调推进思政教学、课程思政、实践教学、服务保障等各方面工作。

为更好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上海财经大学以本学期“书记双师课堂”为抓手,以“迎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 深刻领会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重大意义”为主题,深化思政课教学内涵建设。本周,校党委书记许涛、副校长方华先后走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堂,分别从教育对外开放和民生保障领域重点改革入手,与思政课教师共同讲授“悠悠万事,民生为大”。

 “教育既有政治属性、战略属性,也有民生属性,是民生大事”

5月15日下午,上海财经大学党委书记许涛老师走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堂,与马克思主义学院李亚丁老师共上一堂思政课。本次课程的主题为“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社会建设”。

李亚丁老师结合中国共产党推动民生建设的理论、历史和实践,讲解了为什么“民生是最大的政治”,指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在各个历史阶段矢志不移的初心和使命。随后,李亚丁老师谈到,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秉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全方位推动民生建设,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其中,教育对外开放既是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举措,也是新时代我国民生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更是影响青年大学生求学就业选择的人生大事。为此,许涛书记结合自己长期在国际教育交流合作和高等教育领域工作的经验,以“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与出国留学政策分析”为题,深入讲解我国教育对外开放的时代背景、历史沿革以及深刻意义。在此基础上,许涛书记立足上财特色和同学们的专业特点,答疑解惑,帮助同学们详细解读和分析了新时代大学生出国留学的宏观政策、外部环境和目标规划等问题。许涛书记鼓励同学们在大学四年里坚定理想信念、认真努力学习、丰富人生阅历,有机会也要“走出去”看一看,学习先进知识、拓展人生视野和格局,学成之后主动投身到国家发展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之中。

2022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姜飞宇:

不同于以往的思政课,许涛书记和李亚丁老师的“双师”课堂是我大学入学以来见证过“抬头率”最高的一节思政课!“悠悠万事,民生为大”,李亚丁老师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引领我们用青年的视角去纵观中国民生的发展历程,体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丰富内涵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许涛书记聚焦学生之民生,结合过往国际教育工作经验,向我们描述了全球化浪潮中当代青年教育“对外开放”的必要性。许涛书记用生动的案例和丰富的数据为我们分析了出国留学的相关政策与要点,让我深感扩展国际视野与了解多元文化对于我们新时代青年未来发展的重要性。现在,我想“走出去”,以上财学子之名通过国际交流发出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未来,我必“走回来”,以中国青年之心运用更加全面的技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2022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崔航:

许涛书记和李亚丁老师共同为我们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关于当下民生发展的思政课。李老师讲到了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民生福祉在党的执政理念和国家治理中的重大意义。具体在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过程中既要做到尽力而为,从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切实增加人民的幸福感。又要做到量力而行,将福利水平的提高建立在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基础上,保障民生建设具有可持续性。许书记根据目前财大同学出国深造的需求,结合自己在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领域的工作经历,聚焦民生问题中的教育对外开放,为同学们进行了分享。许书记介绍了财大的首任校长郭秉文的赴美留学经历,以及现在在财大任教的许多教授们的海外学术经历,让我深受感动。上财诸位前辈学人、老师们怀揣自己的学术理想,只身前往海外进行求学,之后又学成归国,在中国最需要人才的时候为中国科研事业的发展,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今天在国家对留学事业的大力支持下,在财大这个高度国际化的舞台上,我更应该把握机会向财大的老师们虚心求教,不断提升自己的科研素养和综合能力,努力成为一名兼具国际视野与爱国情怀的财大人。

2022级国会ACCA(中外) 袁玉立:

我们体验了一节特别的思政课,在这节课中,一种创新的课堂形式:双师课堂,被用于教学。这是上海财经大学的特色课堂形式,也是我第一次亲身参与。课堂伊始,李老师作为我们的任课老师,为我们详细解释了课件中的概念,并带领我们回顾了上节课的内容。随着课程的推进,李老师引出了本节课的主题——社会主义民生建设。李老师结合自己多年的观察和亲身经历,生动讲解了社会主义民生建设对普通百姓生活的深远影响。激发了我们对这一主题的共鸣和思考。紧接着,我校党委书记许涛老师走上讲台。许书记以他丰富的研究经验和对教育改革的深刻理解,为我们讲述了中国学生出国留学与教育改革的发展历程。出国留学一直是我们学校很多同学关注的热点话题,而许书记的讲解不仅让我们了解了留学的历史背景和现状,更让我们看到了教育改革和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性。许书记在互动中给予了我们很多关于未来规划的建议,他的分享和建议让我们受益匪浅。我们了解到,国家对于大学生出国深造,创造了许多有利条件,包括资金的支持,这也是社会主义民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双师课堂的模式下,我们不仅能够听到两位老师从不同角度的讲解和分享,更能够在互动中积极参与、踊跃发言。这种全新的课堂形式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课程内容,更让我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收获了知识和感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最大化地获取了信息。我相信,这种创新的课堂形式将会在未来得到更广泛地应用和推广,为我们的学习带来更多的可能性和机会。  

2022级电子商务 徐媛铃:

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紧密,为我辈青年铺就了广阔天地。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许涛书记在思政课上为我们分析了国际留学的相关政策,揭示了留学的历史脉络与现实图景,让我深感拥有国际视野的重要性,也萌生起了一股想要“走出去”的强烈渴望。我深知国际留学对个人成长和国家发展的深远影响,必将铭记于心,砥砺前行,为多元文化的交流互鉴贡献青春力量。

2022级电子商务 丁柯伊:

听完许涛书记的教诲,我深切体会到,在这个全球化迅猛发展的时代,中国在全球教育版图上的位置日益重要。教育对外开放,不仅仅是接纳与输出的简单互动,更是对多元文化的尊重、对未知世界的渴望,以及在全球化挑战中寻求合作与共赢的决心。“腹有诗书气自华,脚踏实地行致远。”我们作为未来财经人,责任不仅仅是学好专业知识,更要有勇气走出舒适区,跨出校门、跨出国门,在国际舞台上发出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拓宽眼界、增长见识,成为敢于迈向世界的优秀上财人。

2022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杜成昊:

许涛书记向同学们详细介绍了当下关于大学生出国留学的情况与形势。围绕着当下国家大力鼓励大学生出国留学的政策,许涛书记指出了出国留学对于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有很大的帮助。在国家院士、长江学者等优秀科研人才中,海归的比例非常高。出国留学不仅可以帮助同学们开拓视野、认识世界,感受不同的文化与生活方式,还能促进同学们使用不同的视角深入思考,磨练心性和思维能力,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社会运作方式的差异,使同学们对学习研究或者人文社科的问题产生新的理解。总而言之,在习总书记强调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背景下,走出国门,了解世界,是新时代青年的一个很好的提升自我的方式。

 “民生是最大的政治,就业是民生之本”

5月15日上午,上海财经大学副校长方华老师走进三教102教室,与马克思主义学院王岩老师主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双师课,并在授课形式上作了新的尝试。他们采用“小组研讨+教师点评+双师讲授”的教学方式,对第十一章“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社会建设”内容进行了教学探索。

在小组研讨环节,第十一小组三位同学围绕 “为什么说悠悠万事,民生为大”内容,一边讲解一边与台下同学进行互动,同学们积极积极回答小组同学提出的问题,课堂气氛非常热烈。

在点评环节,方华副校长认为这种新颖的小组课题汇报方式,更有利于同学们学习理解课程知识,从学生自己的角度来学习、思考这一专业问题,同学们学习得主动性更强、掌握得更牢。23级财政学胡紫洁同学讲述“民生是最大的政治”容,我们可以从中西方执政党的党纲和执政理念来对比分析得出,我们党的一切工作出发点是为老百姓的。23级财政学刘曦林讲述“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内容,我们可以从我国的脱贫攻坚、农村医疗改革来论证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23级财政学朱晨嘉同学讲述的“坚持在发展中增进民生福祉”内容,我们可以从最新的金融改革中体会国家对在发展中解决问题、提高民生福祉的决心。

  

在授课环节,方华副校长讲授了“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他分别从时代背景和主要举措两个方面讲解了为什么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如何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他认为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的时代背景包括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组合方式变化、劳动者就业偏好变化、新质生产力发展和业态的变化等四个方面。他还通过生动的案例,从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统筹城乡就业政策体系、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完善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保障制度、健全劳动法律法规六个方面,生动阐释了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的主要举措。

王岩老师通过对比中国传统社会治理模式与现代社会治理模式,通过播放时政资料、视频资料和数据资料,讲解了我国在完善分配制度、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让同学们对知识板块的学习,既有历时态的纵向思考,又有共时态的横向对比 。

2023 级财政学 李东燃:

方华老师与王岩老师共同为我们带来了一节精彩的双师课。方华老师围绕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的主题,以朴实平白,生活化的言语,亲切地为我们讲解了他对于农村与城市,发展与民生,劳动与就业等等的独到见解,循循善诱,娓娓道来,将枯燥的内容以妙趣横生的方式带给我们大家,让我们对就业优先战略的有关内容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而随后王岩老师的讲解,与方华老师的讲解紧密衔接,环环相扣,两人的双师课引人入胜,深入浅出,我们同学收获良多。

2023级财政学 毛熠天:

双师课堂上,方华老师从同学们感兴趣的话题中,结合个人感悟,从校园生活到就业问题侃侃而谈。在诸多的讲解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方华老师以切身体会,将美国等发达国家与我国对比,从执政要义等方面说明了我国以民生保障为本、保障人民福祉的中国式现代化。

2023级财政学 吴忠哲:

双师课的教学模式是一种创新、全面的教学方式。其有效结合了两位老师的特点,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与浓厚,两位优秀教师的结合,使得课堂内容通俗易懂。方华副校长以其丰富的教育经验和行政管理经验向我们分享国家民生方面的问题,其中深入剖析了就业形势并与国家财政密切联系,通过引用国家财政政策对上财科技园区的支持案例,表现了财政政策的重要性。

2023级财政学 徐艺华:

随着铃声的响起,本次双师课的两位老师走上了讲台,面带笑容,妙语连珠。老师们旁征博引,由浅入深,讲台下我们的思绪,被老师精彩绝伦的讲述牵动着,对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社会建设这一章节的内容有了深刻的理解。其中,本节课还穿插着本班同学自主讲解的课程内容,让课堂气氛进一步活跃。方华老师对学生们的自主课堂给予了高度评价。老师们在双师课上的循循善诱让我们收获了满满当当的专业知识,学生们的自主课堂同样引人入胜,这次双师课的时间是有限的,但是给我们青年学生带来的启发和思考却是使人铭记终身的。

(供稿:李亚丁、王岩  供图:连锲、依子贺  编审:依子贺  收稿日期:2024年5月17日)